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顾羡传奇在线阅读 - 第151章 首战告捷

第151章 首战告捷

    第151章首战告捷

    “二哥,如今山上多少人了?“,顾羡问道。

    “接近一万吧。“龚瑜韬伸出一个手指头。

    “这么多。这是多长时间的事?“

    “一个月,大概从你离开屈霜迦那时开始的,“龚瑜韬再次晃了晃那根手指头。”他苏元寿做得越差,我们这里人就越多。很正常。“

    “公子,依你来看,这何时举义合适?“孔老夫子问道。

    “回老夫子,现在。“顾羡躬身施礼。

    “现在?是否太仓促了些?“

    “一点也不仓促。夫子听我说几个理由。这第一,虽然我们没有准备好,但是苏元寿更没有准备好;第二,苏元寿帮了铁疏勒的西王庭一统大漠,是,铁疏勒应该要帮助苏元寿。但是到目前为止,离上一次草原大战还只有一年多时间,铁疏勒的骑兵远远没有恢复元气。当初两个王庭的血战,除了西王庭四支羽还在,那东王庭的九剑阑如今死的死,逃的逃,都已不在。您说这铁疏勒要兵没兵,要将没将,怎么配合苏元寿?第三,现在农田连续几年不景气,过去征伐太多,赋算太频,才有很多豪强也受不了了,放逐了佃奴出来,让他们自谋生路。如果明年年景好的话,那么很多人就会回去了。而如果我们现在动手,如果明年年景好,那么也是对我们有利的。因为这是在我们举义之后的事情,功劳除了是老天的,还得是我们的,和苏元寿没有一毫关系。您说呢,老夫子?“

    “透彻,听公子娓娓道来,甚是透彻。“连孔安世也拱了拱手。”颇有令尊当年的风范。“顾羡也赶快还礼。

    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   “国师你看,各地的奏章。怎么如今的情形如此不堪吗?怎么倒是没有听你说起过?各地南霞的弟子有没有反应过类似的情况?“看得出来,面色铁青的苏元寿很不痛快。

    凌虚走到龙案前,拿起几份奏章,随便翻看了一下。说得全是各地年景荒废,佃奴流佣流离失所,饿殍遍野的惨事,甚或有举义闹事者,但是都被暂时弹压了下去。

    “陛下,请恕微臣失职。此种事情,微臣略有耳闻,但是不曾像奏章上这般耸听。待臣吩咐风雷阁弟子各地打探之后,再来回禀陛下。”凌虚小心翼翼地回道。

    “也好。希望是虚惊一场。国师请回吧。”

    “微臣告退。”

    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   “青海,速速发出盟主令,搜集各地的民情,以最快的速度。我要知道各地粮食收成,流离失所和饿死人甚至是造反的具体情况。如果你的人不够,可以请金银城和唐帮一起来做件事。“

    “是,师伯。“

    “如初有一事不明,请国师明示。“

    “如初,但讲无妨。“

    “这既然陛下已经有了各地的奏报,为什么不相信,还要再劳烦国师重新查证呢?“

    “哦,如初,你不在朝堂行走,对此事不清楚也在情理之中。这个往年常有些贪心的太守,故意谎报灾情,套取朝廷的救灾款项。所以陛下小心再查证也是正常。”

    “竟有此事。如果那些太守在撒谎之后付出了应有的代价,恐怕这种事情应该不会再出现了吧?”

    “如初,如果世事像你说的那样简单,反而一切都好说了。世事亦平,人心难平啊。”

    “去吧,青海。”

    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   “不知马先生认为应该如何处理此事?”

    “古大人,就你的西康而言,你觉得呢?”

    “当然是实话实说啊。即使是有些造反的,也成不气候。说灭就能灭的。”

    “好,正如你所说。想灭就能灭了。那么这能证明什么,灾情严重还是不严重?是你的能力强,还是你在前面撒谎了?如果实话实说,灾情很严重,那么如果足额的银两拨下来,一定能解决问题吗?有多少能到了这些佃奴流离的人手里,他们才会从山上下来。一定能活下来,明年一定是个好光景么?古大人仔细想想?”马凭岳不再说话,边喝茶,边看着古向北在那里冥思苦想。

    “别想了,古大人。既然你和诸多其他太守大人一样,或实话,或夸张,都是为了那些银子粮食而已。

    我觉得您应该在下一封奏报里说明一下,情况已有好转。至于实情已经不重要了。这样才能证明您古大人第一说了实情,第二帮助陛下解决了问题。第三,陛下不用再担心了。可以玩他想玩的了。这世界谁不想好好玩着。那么辛苦谁知道?就是知道了每个人都领你的情吗?这才是陛下想看到的。您说呢?“

    “高,实在是高。马先生。您不亏是这江湖的先生。古某受教了。多谢。”

    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   “国师一出马,就是不同凡响。如今这情形也稳定了。看来原来还是很有些水分,才会这个样子。不然哪里会这么容易就平定下去了。不管怎么说,这些各地太守也是辛苦了。韩昌,着中书拟旨进呈,好好嘉奖一下。”

    “是,陛下。”

    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   “启禀大人,最近乱民啸聚山林越来越多的情形有愈演愈的趋势。请大人早拿主意。”

    听了手下的汇报,新上任才一年多的东梧太守高天成在府衙的大堂上来回踱步。

    “我看此事早日奏报陛下得知的好。”

    “大人,不可啊。您前段时间才报给陛下说是情形已经安定,如果现在立即上报,恐怕会让龙颜大怒的。”

    “也是。都是那个南郡古向北挑的头,非要在陛下面前抢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。如今倒是被他坑得不轻。如此说来,依建业将军来看,应该如何处置?”

    “回大人,趁现在乱民没有成气候,应该先下手为强。再等局势缓和了,奏报陛下也不迟啊。”

    “将军说得有道理,既然如此,就请将军辛苦一趟如何?这东梧兵马全凭将军节制。”

    “谨遵大人之意。”

    “好。如此有劳将军了。这里是调兵符令。我来送将军出府。”

    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   “报副帅,东梧调遣二万人马,由建业将军率领,来围攻我们的白柳山。如今相隔50里地。”

    孟四海此时已经做了东梧白柳山义军的副帅。顾羡做了正帅。

    龚瑜韬和孔安世分别做了正副军师。

    “,好你下去。随探随报。乐平,快请顾帅和两位军师前来。”

    “三位来了。高天成派了两万人马来攻我们,请各位说说自己的意见。好,瑜韬你先说。”

    “在下以为,目前其实无论是官府还是我们都没有准备好打这一仗。既然如此,这开局就很重要了。关系到人心和士气。所以我们要避其锋芒,挫其锐气,然后一鼓作气,围而歼之。”

    “有道理,请军师再详说一下。”顾羡很是赞许。说道。

    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    “将军,白柳山已经到了。请问我们如何进攻?”

    “两边山势险峻,易守难攻,而且山势绵延,容易兵力分散。这样,我们从中间洼地和平原处的官道冲上去。马队在前,步卒在后,将其主力在两边的树林截成两段,分隔之后,逐一围歼。”

    “是,将军。”

    于是浩浩荡荡的东梧官兵向着白柳庄所在的平原快速扑去。

    “怎么样?顾帅,和我们的想像一样,他们放弃了两侧的难攻的地形,想从中间把我们切开。我们就将计就计。往左右分开,到他们的后边,抄他们的后路。让他们今日葬身于此。不过,这战马能留下来多少算多少,这可毕竟是非常贵重的战争资源。即使是苏元寿也没有多少。还得向铁疏勒交易才能获得好的马匹。”

    “就按军师的主意。”顾羡点头。

    “来人,打旗语。中间诱敌深入,两侧迂回包抄。”

    在东梧的马队沿着中间的官道冲进两边都是树林的山间小路时,那些流民开始在树林里放箭,往下推石头。而马队很难进入树林之中。

    接下来,有数千流民开始从山林中涌出来,手里拿着各种农具,劈头盖脸向官兵砸去。

    官兵在狭窄地势难以展开,开始招架不住,往后撤退。由于官道狭窄,官兵不得已四散进入了原野。

    等他们冲进白柳庄的平原田地之后,才发现,田里已经灌了很多水,很是泥泞,而且陷马坑左一个右一个,大大迟缓了骑兵的撤退,后面的步卒也是一脚深,一脚浅,陷入泥泞之中,前进缓慢。

    “将军看来乱匪早有准备,我们是否要撤回来?”

    “不行。一旦回撤,军心不稳,更容易出事,要催他们加快进攻的速度。要是熬到晚上,对我们更是不利了。”

    “是,将军。”

    “来人,击鼓。”

    一通鼓响之后,骑兵和步卒只好回头加快前进的速度。

    此时,山民们又回头进入了山林。

    就在东梧的马队到了山脚之时,刚刚要离开泥泞的田野。此时从山林里又突然射出来很多羽箭。

    由于骑兵进展缓慢,很多人在马上中箭倒下。

    刚刚从田野里离开的马队也遇上绊马索,很多官兵掉下马来。

    此时被前面的马队挡住的步卒也开始慌乱起来。

    就这样,东梧的官兵前进不能,后退不得。

    就在此时,突然从两侧传来阵阵的喊杀声,只见数千人从面围拢上来。手里拿着各种农具叉子之类,向着陷入泥泞的步卒冲来。

    “不好,将军我们中计了。”

    此时的原野里,官兵前进不能,后退被围,完全陷入被动之中,慌乱变成了踩踏。

    而这些本地的流民们,对于这片田野和山林再也熟悉不过。

    于是后来几乎变成一边倒的击杀。

    最后只有建业将军和自己亲兵还数千残兵逃了回去。

    东梧义军也取得了首战的告胜,获得了大量的兵器和马匹等物资。信心大增。

    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