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重生于康熙末年在线阅读 - 第74章

第74章

    ??康熙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二日,殿试放榜,新进士新鲜出炉,第二次参加进士科的马俊赫然在列。

    ??在放榜前,马俊同永庆一起到曹家探病,因曹颙只是水土不服,并无大碍,大家就免了担忧。虽然他与永庆都比曹颙年长几岁,但是因曹颙少年老成,大家都是朋友相交。他曾提过,若是中了进士,想去地方上为官,学历史上那些青天,造福一方百姓。看来,如今是心想事成。

    ??第0041章 送礼

    ??康熙四十八年三月二十五日,曹颙结束为期六天的休沐,又开始去宫里当值。

    ??这班,曹颙这什的八个侍卫轮到太和门当值,时间是每天午初到申初(上午十一点到下午三点)。大家不过见过一两面,但因那日酒桌上喝出交情,曹颙与同僚们也都相处得很融洽。

    ??虽说这段时间已经下朝,但是太和门往来的官员还是不少,大家自不能像守里面小门那般随意。两个时辰,四个小时,又赶上中午,虽然天色不热,但是日头明晃晃的刺眼。

    ??快到申时,有个十七八岁的太监小跑着过来:“三等侍卫曹颙可在此当值?”

    ??众人望向曹颙,曹颙上前一步回话:“在下就是曹颙,公公是找我吗?”

    ??那小太监看了看曹颙,道:“万岁爷召见,大总管在侍卫处正等着,曹侍卫还是跟奴才快过去吧!”

    ??曹颙看了一眼德特黑,见他点头,才跟在小太监身后,往北面中左门方向而去。

    ??在没人处,曹颙从荷包里摸出块拇指大的玉石料,塞到那太监手中:“公公怎么称呼,劳烦公公传话,这是曹颙的一点心意。”

    ??那太监有点受宠若惊,忙答道:“奴才魏珠,在乾清宫当差,谢曹侍卫厚礼。万岁爷好像是听阿哥所那边的消息后,才下令传召曹侍卫的。”

    ??穿过两道中门后,曹颙随着魏珠到了乾清门广场。侍卫处,在广场西侧的连房里。曹颙到时,乾清宫总管太监梁九功正同当值的内大臣说话。他曾多次随圣驾到过江宁,又在前几年去过曹家传旨,因此曹颙认识这位总管大太监。

    ??“卑职三等侍卫曹颙见过两位大人!”曹颙从容见礼。

    ??那内大臣看了看曹颙,笑着点了点头:“能够胜了德特黑,有几分本事,没有坠了你父亲的名声。”

    ??梁九功站了起来:“转眼竟这般大了,上次见你还是孩童模样。快跟咱家过去吧,万岁爷在南书房传召。”

    ??“是!”曹颙俯首应着,跟在梁九功身后。

    ??“你是见过圣驾的,本不用多嘱咐,只是宫里人多口杂,若是有半点逾越都要落下口舌,你还是要留意些!”梁九功四十多岁,并没有什么架子,对曹颙用着长辈的口气教导着。

    ??“谢谢梁总管提点,曹颙记下了!”曹颙回答。

    ??对于太监,这个古代阶级社会特有的产物,曹颙并不存歧视之心。

    ??世人多有误解,以为男人被阉割成了太监后,就是不男不女。曹颙却不这样认为,不过是雄性激素分泌少了,男性特征停止发育或者逐渐消失罢了,难道这样就不再是男人。受宫刑后写出“史家之绝唱、无韵之离骚”的司马迁,那个带着船队下西洋的郑和,都是值得后世敬仰之辈。

    ??乾清宫,南书房。

    ??康熙皇帝盘腿坐在炕上,手中拿着的是几位皇子皇孙的课业,完成的好的,他就点评几句。此时,他更像是位慈祥的父亲。听梁九功说曹颙到了,在门外候着,他放下手中的笔:“传!”

    ??梁九功抬高了音量:“传,三等侍卫曹颙觐见!”

    ??书房门口又有太监接着道:“传,三等侍卫曹颙觐见!”

    ??门口的小太监撩开门帘子,曹颙低头走了进去,进门先是一面屏风,屏风后几把椅子,右手有个门,两个小太监门口侍立,看来那里才是皇帝召见之地。

    ??进了右屋,曹颙在门槛前甩了甩袖子,跪下:“奴才曹颙见过万岁,万岁万岁万万岁!”

    ??康熙不由笑道:“朕是叫你来说话的,上前回话!”

    ??“喳!”曹颙应着,起身向前走了几步。

    ??“你父二月上折子说要送你进京当差,头些日子朕还问起。朕记得你比十五阿哥小些,今年十六还是十五?”康熙开口问道。

    ??“回万岁爷的话,奴才虚岁十六,周岁十四岁零九个月!”曹颙恭敬的回答道。若说不紧张,那是骗人的,眼前这人可是手握生杀大权。

    ??康熙点了点头:“这么小就进京当差,真是难为了你!听说你前两年在寺里给祖母守孝,其心可嘉,不枉老夫人疼了你这些年!”不知康熙是想起已逝的保姆曹孙氏,还是叹息自己没有这样孝顺的儿孙,一时之间有些缄默。

    ??不知道这算不算称赞,康熙没有问话,曹颙不能插嘴,屋子里气氛一时有些冷场。

    ??过了好一会儿,康熙才又开口道:“听说你给阿哥所那边送礼。”说到这里,声音凌厉起来:“嗯,怎会想起送礼给十三阿哥,送的又是蛇油!”

    ??“回万岁爷的话,奴才幼时曾遭过难,若是没有四阿哥与十三阿哥出手相救,怕奴才的小命早就没了。这份恩情,奴才始终谨记。”曹颙早有准备,并没有被康熙的声音吓倒。

    ??虽然这事年头久远,但康熙还是记得的:“既然你谨记四阿哥与十三阿哥两位大恩,那为何进京后没有去四阿哥府上请安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