笔趣阁 - 玄幻小说 - [红楼]二月是许愿的时节在线阅读 - 分卷(24)

分卷(24)

    惜春朝玄奘笑了笑,眼神中满含赞赏。

    原来,玄奘不知何时摸到了两个小贼的身后,拼尽全力举起锡杖,对其中一个小贼展开偷袭。

    惜春趁机把另一个也解决了。

    玄奘对她点点头,道:我们赶紧去找一个地方休整,先歇一下。现在这情况,也不好去村庄借宿的。

    惜春应是,手起刀落,把被敲晕的那个斩首,再把手上的刀和他手上的刀换了,放到先前那彪汉的腰间刀鞘上。

    现在可以走了。惜春道。

    玄奘面有不忍:他既然已经晕了,何必

   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醒,鉴于他先前的帮忙,惜春耐心解释了两句,坑里的命也要他以命相偿。

    玄奘便没说话,算是默认。如果只是害他,他甚至会帮这伙贼人收尸,但那尸骨空洞的头盖骨还看着他。

    玄奘和惜春原先骑的马已经受惊,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。惜春从树林旁找到了被捆在树旁的四匹马,俱是好马,解了绑,都牵了来。

    玄奘两匹,惜春两匹,一匹跑累了还能换一匹脚力,简直妙极。

    要不是那些贼人不怀好意,她几乎要谢他们送马之恩了。

    天边隐有瑞云,又有一光闪过,瑞云翻滚聚雨,隐有雷光闪过。片刻后,云朵散去,消弭无踪。

    玄奘眼看着,没放在心上,却还是被惜春催了一句:快走吧。

    走了一段路,出了那片地,到了一山脚。

    马脚颇快,又是山地,惜春怕山匪驻扎在此地,只要疾行。

    忽然,地里冒出人参一样矮矮胖胖的土地公,拦住了他们的马脚,憨态可掬的朝玄奘鞠躬道:恭迎圣僧。

    又有声音在山脚嚷道:都五百年了,有缘人还没来吗!土地公,如果你敢诓骗俺老孙,我的金箍棒可刚好想用你的脑袋挠痒痒!

    土地公苦笑一声,胖胖的小手一挥,朝那山脚下晃悠的毛茸茸的玩意儿一指:观世音菩萨有言,孙大圣与圣僧有师徒缘,还请您去见见。

    玄奘听了,面色一肃,恭恭敬敬道了声佛,才下马,走到那毛茸茸的玩意前。

    那原来是个猴头。

    孙悟空听得土地公言缘分云云,又听得菩萨二字,心知这被称为圣僧的凡人要成他师父了,又喜又忧。

    这时,一片阴影罩来,带着一股隐约的人血气息。孙悟空鼻子一嗅,惊得缩回山脚底下。

    好圣僧!手上竟沾了人血!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小剧场:

    玄奘:惜春好厉害!

    孙悟空:师父居然杀了人,好可怕啊啊啊

    惜春:我好累(死鱼眼)

    私设:贾惜春是宁国府老夫人和一个文字辈结合生下的女儿(配合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这句话,养字既有糖的意思也有生的意思),为遮丑明面上说是贾敬嫡女,贾珍胞妹(也的确是一母同胞的妹妹)。因为身份尴尬,所以才会自小寄养在荣国府。【之前王熙凤(3)章里已经写过惜春的这个私设,本章第一二三四段再概括了一次,所以没有放文前预警啦。】【这个骚操作以后不鼓捣了,写着自己都难受t_t】

    说一下这个西游记世界的设定。《西游记》原文里唐太宗准玄奘西行,并配了几个人陪行。但历史上是没有的。这里为了剧情好写,就没唐太宗事了并且才派几个人随行也太小气了叭!遇到一个贼窝就全灭了。

    唐僧就自己西行啦,然后遇贼,菩萨安排悟空等等在这种世界设定下,惜春来了。某鹤很喜欢看透世情冷心冷肺的她,又能苏一个(。)

    这个世界会发很多便当!预警!!!不接受惜春怎么可能会杀人啊这类评论,我!不!听!哼唧!

    粗知信义、不甚欺诈。这是《大唐西域记》里的,形容睹货逻故地的百姓,非原创,在此引用标明。

    第37章 贾惜春(2)

    土地公还在旁絮叨叨的解释渊源,如来佛祖遂把他压入五指山, 现今已经五百年了。

    孙悟空心想, 还是逃出去要紧,遂在里头闷闷道:只要把山腰上的符咒揭开,俺老孙就能出来, 当你徒儿了!

    惜春心想, 她不是该跟着玄奘去印度么?

    沿路虽然艰辛, 却没如此神神怪怪的事, 只一心走过去就好,如何变成话本《西游记》里的了?不知天意要她如何

    心念一转,她就往山腰走去,朗声笑道:不必要你当徒弟,放你自由,回花果山继续快活不好么?

    说罢,她也不管孙悟空如何回答,已经走到那符咒前。只见它闪烁金光, 颇有几分惊恐的意思。直让惜春以为有趣, 又笑了几声。

    佛教竟也用着道教的符咒,符咒上还写着佛门口诀实在有趣。

    她稳稳站着, 念道:唵、嘛、呢、叭、咪、吽。

    土地公急道:如何如何?没有圣僧请愿,这符咒揭不下

    符咒的光芒瞬间熄灭,地动山摇,轰然四起。

    惜春急忙上马,不忘牵着另一匹马一起冲下山, 吼道:地动啦,快跑!

    玄奘等惜春快到山脚了,才策马一起往前跑去。

    悟空掀开五指山,飞到天上发泄般的大吼声:我孙悟空终于出来了!!!

    尘土飞扬,树倒草伏,百兽惊忙,一瞬间,天地俱为他战栗。

    玄奘几近敬畏的看着,偏头偷偷问道:贫僧能让他当某的徒儿吗?

    惜春噗嗤一笑:他会是你徒儿的。

    下一瞬,孙悟空闪身到玄奘的面前,红目赤烈,十分可怖,说道:还请师父准徒儿先回花果山看徒子徒孙!

    玄奘回头一看,吓的几乎摔下马去,孙悟空拉了一把。

    玄奘镇定心神,稳住身子,点头道:你去吧,这里尚在大唐境内,无妨的。

    孙悟空听了,神色一变,看了一眼玄奘鞋底干涸的枯红,再看一眼惜春身上大半开了枯花的僧袍,才瑟瑟答应了,又道:徒儿保证,过几天一定就回来!

    玄奘点头道知道了,孙悟空才一步三回头的飞远。见他师父没有暗恼的神色,才松一口气,放心飞远了。

    玄奘见他离远了,才诧异道:他好像很怕我们。

    惜春拉了拉自己身上板结的袍子,笑道:大概是我身上的血吓到他了。

    玄奘:?

    惜春感叹道:杀人最多的,大抵还是人吧。

    玄奘:?

    看那毛猴也是个妖,难道都没和话本里的妖一样杀过人么?

    总觉得那毛猴带着股奇怪的纯良气息

    孙悟空还的确没杀过人,镇日食用的也只是些果子,等他上了天庭偷食蟠桃后,更是对凡间吃食失去了胃口,只吃点果子过过嘴瘾。

    他回花果山时,恰见观世音菩萨带着带圣光的笑意,架祥云朝洞外飘去。

    孙悟空大惊,怒道:你逼我去当那凡人的徒弟也就罢了,为何还要害我徒子徒孙!

    观世音菩萨神色一凝,摆出了委屈的表情道:大圣,你这回可是误会我了。

    孙悟空冷笑道:之前便是都没误会你!

    观世音菩萨讪笑道:日后都不会了,又往旁一让,露出生机勃勃、绿意盎然的花果山,请大圣看。

    孙悟空一瞧,眼睛一亮,甩下观世音不顾,直往水帘洞里去。却见溪水潺潺,凉适无比,让他喜的尖叫一声,才钻了进去。

    他没察觉到,洞旁绿叶下掩盖的火燎黑影。

    洞里有些徒子徒孙,见了山大王,喜的抓耳挠腮,各诉他上天庭被镇压后,被烧山、被猎户捕猎,种种凄惨,俱一诉说。

    亏得之前也有些妖王来帮扶。今日菩萨也来,显神迹驱赶猎户。又与我们一起扶好树根,给花草浇水,澄清水源,还救了许多受伤的孩儿!众猴儿道。

    孙悟空冷笑道:那厮菩萨,见我出来了,才急急忙忙来做好人!

    猴儿们听了,便不敢再言。

    孙悟空见着,叹道:俺老孙还要陪个僧人去西天取经,或可成佛,到时候再来庇佑你们!

    猴儿们忙齐声道:大王且去!

    孙悟空陪猴儿们吃了一顿,又下山再威慑了猎户一番,和那些妖王道了谢,这番过了两三日,才往回去。

    观世音眼睁睁见着孙悟空推延这几日才回去,恼道:为何不让我罚这妖猴?他这般皮性,如何能护唐三藏去西行取经?

    十四号嘲笑道:陈祎独自长途跋涉到印度,游历十七年,行走五万里,带回几百部佛经原典,哪里还要劳什子猪猴徒弟。

    观世音:这个世界是有妖怪的。

    十四号道:你挥挥手的功夫,那些妖怪也就没了。不过是耗费功德,你不愿做罢了。他往远去的猴子身上一点,既然他为你承担了风险磨难,那你对他的徒子徒孙好点,又如何?

    观世音:他罪有应得。

    十四号:百姓俱道,他的那句皇帝轮流做,明年到我家说的很好,你还认为他罪有应得么?

    佛道俱要功德,俱须功德。观世音听着沉默了。

    十四号笑道:不过是个小世界,对猴子补偿一点不好么?

    听着他的口吻,仿佛并不是在意孙猴子的。观世音奇道:你来这,到底是为了什么?

    十四号道:我来这个小世界,只是为了让惜春那姑娘开心的。

    十四号看着观世音若有所思的神色,笑着继续说道:如果惜春不开心了,这个小世界即刻崩解,我换个世界继续让惜春游历,也没什么不好。

    观世音内心一悸:我明白了。

    十四号警告了观世音一番后,心下感叹。一不小心就出了差错,让惜春这弱女子在这妖魔横行的小世界,真是对她不住。

    第38章 贾惜春(3)

    此刻,弱女子惜春已经把村庄里的人俱捆了, 拍拍手, 呼一口气,朝玄奘冷笑道:我们进贼窝了。

    玄奘忍不住道:你如何发觉的?

    惜春指了指被捆的一个老翁头上的布巾,道:一个小村落, 哪能有这么好的布?再一指一俏女子头上银闪闪的簪子, 道, 又如何能有这等精致的玩意儿?最后一指墙上挂的大炮杖, 又如何挂着这提醒的玩意儿?

    玄奘咽一口唾沫,点了点头。他的确是被炮仗声吵醒的。但妇人劝慰道,只是小孩子贪玩,他就没在意。

    他此刻特别庆幸,惜春发现了。

    这尼姑是真的厉害。

    可惜春紧接着就笑道:不过也只是猜测,说不定他们村之前有过一番经历呢?不过先捆了总是没关系的。

    玄奘:???

    惜春理直气壮说完,看向村口警戒走进来的几个人,服饰与先前土堆后遇到的一样, 腰间也都挂着同样式的刀。

    一个汉子就道:我那兄弟惯用左手, 如何死时右手握刀?定不是他们内讧,而是被人陷害了!

    另一个汉子就道:十分惭愧, 我竟还误会过他们。

    一个最强壮的男子道:内子放了炮,说是有一票大的。按这路程,说不定就是害了我们兄弟的!现在他们应该已经睡了,我们趁夜做了他们!

    好!众人纷纷应道。

    惜春猜对了。

    她看过西游记,但只是看着顽, 并没能记住许多事,终究还是按着自己的经验判断。不过也果然没判断错。

    落发出家当尼姑之后,并不是就能安稳念佛度日。不少尼姑庵成了暗娼聚集的地儿,一方面是堕落,一方面也是生活所迫。就算是如妙玉一般,有官宦人家供养着,但这人家一倒,她也会捎带着倒霉。

    她在外头如孤舟孤零零飘荡半生,终于求得一份安稳。偏这时候战乱又起,逼着她孤身闯荡。

    便磨练出一个彪悍的惜春来。

    惜春在屋内堆好柴火,举着火把走出屋。

    火把映照出她的面庞和冷冰冰的眼眸,她朝那起子贼人朗声道:如果你们自裁了,我就保你家人一条命。

    那些贼人怒道:大胆妖僧!

    惜春点点头,手一挥,就把火把扔到草垛上。恰一阵风吹来,草垛上的火四处飘扬,更有一条地火龙蜿蜒烧起,登时整个村庄都被烧起来了。

    贼人:不再劝两句的吗?这么干脆就烧了???

    贼人们一惊愕的功夫,身前身后瞬间都被地火龙包围,逼的他们仓皇尖叫,四处奔忙。

    屋内有被捆起来的妇女听着,觉得刺心,不由哭泣道:他们是贼人,可我们又有什么错?我们都是被逼的!

    玄奘带着四匹马,马上有数个被药倒的孩子。他把孩子抱下来,平放在干燥的高地,此刻站在满是烈焰的村庄外,听着村里头的声音,面有哀戚。

    如果没有他坚持,那些小孩子怕也是要被烧死的。

    惜春站在四周全是火焰的村庄空地上,冷笑道:你们难道不知道他们是贼人?助纣为虐几回?如果我没发觉,你们又难道不会联络贼人趁夜把我宰了?

    他们会。

    不助纣为虐的,要么死了,要么离开了。留下来的,只有得了簪子、或者是得了布巾的受益着。

    妇人没了声。

    惜春冷笑一声,从清出的空道走出了火笼。

    她走出村庄的下一刻,热浪冲天,风声骤烈,火焰吞噬了一个朝她冲来的贼人。不知有多少冤魂在助风势。

    惜春到玄奘身旁时,他禁不住悲哀的道了一句佛。

    实在,不必如此。他道。